冬季钓鱼秘诀:掌握“五小”技巧,低温也能轻松钓到鲫鱼

发表时间: 2024-01-01 15:50

冬季钓鱼和夏秋季节有很大的不同,天气热小杂鱼很闹,我们想要钓到目标鱼要先解决杂鱼闹窝,而天气冷小鱼不怎么闹,但水温低鱼不活跃,因此找鱼是最关键的。

冬季找鱼最关键,可也不是说找到了鱼就一定能顺利把它们钓起来了,还是有些地方需要注意,否则就会出现底下一堆鱼但不咬钩,或者咬钩了却没漂相的情况。

补充:千万别觉得浮漂没动静就是窝里没鱼,我已经用摄像头观察过无数次了,很多时候我们的窝子里是有鱼的,只不过是因为某些原因它们只吃窝料不吃钩而已。

冬季钓鲫鱼要注意“五小”,第一小:水面小

夏季初秋建议钓大水面,因为夏秋季节经常出现气压低、缺氧等情况,相对而言大水面要好很多,鱼没那么容易离底起伏;冬季初春水温低,鱼不活跃,小水面更容易找到鱼。

冬季初春我们可以找大江大河的支流,也可以找小河、沟渠,但最好是水草等障碍物比较多的地方,或者是水底结构比较复杂的钓点,这样的地方更藏鱼,也方便我们打隔夜窝。

冬季钓鲫鱼要注意“五小”,第二小:温差小

这一点其实在其他季节也是一样的,钓鱼要看天,天气对钓鱼的影响非常大、按照我心中的排名,资源第一,天气和钓位是并列第二的。

什么样的天气好钓鱼呢?我觉得最好是稳定的天气,连续三天以上天气、风力、风向、气压、温度、温差这些因素都差不多,那鱼情就会比较稳定。如果一下冷一下热,鱼情是不适应的,钓况也极其不稳定。

大部分钓鱼人应该都有看天气预报都习惯,咱们在看天气预报时除了看温度、风向,还有个数据也要密切注意,那就是温差,温差是越小越好。

温差有两个,分别是隔天温差和昼夜温差。隔天温差好理解,就是相邻两天最高气温的差异。

而昼夜温差很多人都理解错了,大部分钓友就可能是认为早晚温差,即一天内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,实际上昼夜温差看的是前一天最低气温和当天的最高气温!

比如我明天打算去钓鱼,想看看天气预报判断一下,那你就看今天的最高气温河明天的最高气温,这两个气温差距越小则越好;另外是看今天的最低气温和明天的最高气温,两者也是相差越小越好。这样说大家明白了吧?

冬季钓鲫鱼要注意“五小”,第三小:窝子小

夏秋季节可以打大窝、重窝,一方面是天热大鱼活跃且小杂鱼闹窝严重,另一方面是温度高鱼新陈代谢快、吃的多,所以窝料是会很快消耗的。

天冷小杂鱼少了、大鱼基本停口了,能钓的就只有鲫鱼,可温度低鲫鱼吃的也不多,打多了反而把鱼喂饱了。

因此冬季作钓,窝料要少,2~3瓶盖酒米足矣,补窝则只需要一瓶盖,水浅鱼少半瓶盖就够了。窝料要少,但打的要准不能手抛窝像天女散花一样,否则鱼也会很分散。

如果条件允许倒是可以多打几个窝,不同的水深、不同的地形各打一个。

冬季钓鲫鱼要注意“五小”,第四小:线组小

这个已经说过多次了,信不信由大家,我的观点就是线组越细鱼的警惕性越小、入口性越好同时信号传递也更灵敏。

当然了,如果说资源特别好鱼很多、或者天气给力,鱼疯狂觅食、再或者是钓体型比较大的鱼,那就不需要用太小的线,反而粗一点能省很多事。

理论上冬季作钓要精细,整个钓组葱鱼钩到鱼线再到浮漂都要小,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尤其是鱼钩和浮漂要格外注意,不是所有情况都追求“小”。

比如你用活饵作钓,鱼钩就不能太小,资源好或者以钓大板鲫为主,鱼钩也不能小。

而浮漂的选择则看鱼竿长度和水深,鱼竿越长浮漂吃铅应该越大、水越深浮漂吃铅也越大,一味追求小会适得其反。

冬季钓鲫鱼要注意“五小”,第五小:饵小

这里不仅仅说的是商品饵,蚯蚓红虫这类活饵也是一样的,虽说虫饵的入口性要比商品饵好很多,但太大了也是不好的,这个我做过对比、也用水下摄像头观察过。

鱼个体大、或者活跃度很高的时候没什么关系,单鱼不活跃的时候区别就比较大了,尽量选择短小的蚯蚓挂钩,又长又粗的蚯蚓建议截断挂钩。红虫比蚯蚓小,挂钩都是挂好几根,当鱼口不好时大家可以尝试挂一二根。

商品饵就更需要注意了,饵团应该又软又小,拉饵是建议侧拉或者平拉,钩尖稍微带一点饵就行了,这样鱼才能一吸即入。

有些钓友习惯了直拉、同时拉丝粉加的又多,拉出来的饵团很大一坨、哪怕入水雾化了,钩尖残留物还很大,冬季鲫鱼吃饵张不开嘴,基本只能张开三分之一,饵团大了是真挡口。

文章就写到这里,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帮助,如果感觉文章还可以请点个关注、点个赞支持一波,感谢各位。